開課系所 |
通識-自然學群(類科)1年級 |
任課老師 |
邱奕儒 |
開課期間 |
一學期
|
開課課號 |
GN0089 |
開課班別 |
A |
人數上限 |
45人 |
中文課名 |
永續生活設計 |
英文課名 |
Introduction to Permaculture Design |
學分數 |
2 學分 |
修課別 |
通識 |
上課時數 |
每週授課時數2小時 |
上課地點 |
2C111 |
上課時間 |
星期1第3∼4節。 |
備註 |
★開設於人社院 |
教學綱要 |
教學目標 與內容 |
《中文》
人每天都在從事不同型態的「設計」,但若能仔細觀察自然環境,瞭解自然生態運作法則,並與生活結合,將能建立「順天應人」的永續生活。本課程以源自澳洲的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為課程主軸,從土地出發,拓展到都市環境中,學習各種設計方法與應用,並延伸用到社會、政治和經濟環境等層面。本課程由三套模組搭配進行:模組一 「樸門永續設計原理與應用」;模組二 「全球永續議題探討」;模組三 「實際操作」。永續生活設計是一門科學,也是藝術,使我們更能照顧地球、照顧人、合理分配資源,進而從生活出發,落實永續發展。
《英文》
教科書:講義與投影片
主要參考書目:
永續栽培設計(Introduction to Permaculture,Bill Mollison著,江千綺譯,田園城市出版)
|
先修科目 |
無
|
教學方式 |
講課、影片、小組討論、戶外實作
|
教科書 及參考書 |
夢想綠社區:營造你的永續生活
THE NATURAL STEP FOR COMMUNITIES: HOW CITIES AND TOWNS CAN CHANGE TO SUSTAINABLE PRACTICES
• 作者:Sarah James、Torbjorn Lahti
• 譯者:呂孟娟 出版社:山岳
•
綠色全球宣言:讓經濟回到升斗小民手上
• 作者:鄧伯宸/著
• 出版社:立緒
糧食戰爭
• 作者:拉吉.帕特爾 譯者:葉家興、謝伯讓、高薏涵、謝佩妏
• 出版社:高寶
臺灣環境變遷解密:改變未來的12堂課
• 作者:柳中明
• 出版社:山岳
大地,非石油:氣候危機時代下的環境正義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an Age of Climate Crisis
• 作者:范達娜.席娃 原文作者:Vandana Shiva 譯者:陳思穎
• 出版社:巨流圖書公司
台灣的有機農業
• 作者:吳東傑
• 出版社:遠足文化
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
• 作者:黃盛璘
• 出版社:心靈工坊
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
• 作者:Frances Moore Lappe & Anna Lappe/著 譯者:陳正芬
• 出版社:大塊文化
到底要吃什麼?--速食、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 The Omnivore’s Dilemma
• 作者:麥可.波倫 原文作者:Michael Pollan
• 出版社:久周出版
日本MOA的自然農法
• 作者:漢聲雜誌社
• 出版社:英文漢聲
青松e種田筆記:榖東俱樂部
• 作者:賴青松
• 出版社:心靈工坊
從廚房看天下:日本女性<生活者運動>30年傳奇
• 作者:賴青松/著
• 出版社:遠流
安心蔬菜自己種:28種適合都市栽種的有機蔬菜
• 作者:謝東奇
• 出版社:蘋果屋
做個都市農夫:打造屬於你的有機蔬果園
• 作者:吉歐夫.漢彌頓 原文作者:Geoff Hamilton
• 出版社:貓頭鷹
自己種菜吃:都市中的療癒菜園
• 作者:唐芩
• 出版社:腳ㄚ文化
陽臺菜園採收樂
• 作者:真木文繪、石倉博之 譯者:姜柏如
• 出版社:教育之友
堆肥變沃土真簡單:盆栽老是種不活?自己做堆肥,種菜種花一次搞定!
• 作者:綠精靈工作室
• 出版社:蘋果屋
居家堆肥活用百科:第一本最實用的DIY堆肥書
• 作者:黃鵬錡(筆名阿不)
• 出版社:麥浩斯
好房子:無毒、綠色、省錢,每個人都能打造的健康住宅
• 作者:邱繼哲
• 出版社:野人
|
教學進度 |
week 1 課程說明與背景介紹
我們當前的問題是什麼?為什麼永續發展要從人的生活開始?
week2 模組一)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原理簡介
樸門發展之背景、歷史、樸門設計三大核心倫理(ethic)
樸門設計之三大方針、十大設計原則
全球樸門永續設計之各種尺度案例:陽台、屋頂、房屋、農場、學校、社區。焦點案例:約旦化沙漠為樸門食物森林
week3 (模組一)自然觀察與大尺度設計
學習從自然找線索、認識風、光陽、溫度、土壤、植被、水等設計條件。操作相位圖(section map)及大尺度分區原則(zoning)
(模組三)實際練習分析土壤之pH、顆粒結構
week 4 (模組一)生態菜園規劃
菜園基本操作方法、邊際效應理論與運用、忌避植物、無翻耕農法、伴生植物、有機覆蓋物、路逕規劃、國外案例探討
(模組三)實地調查
分組荒地評估:定界、調查表、建立相位圖、水系圖
week 5 (模組二) 育苗理論
(模組三) 育苗實際操作
week 6 實作01
week 7 (模組三)生態菜園(外聘老師)
分組實際操作生態菜園:三明治覆蓋法、有益菌使用
對土地、微生物、植物之感恩祝福儀式
week 8
((模組二)糧食危機議題
全球糧食現況、WTO與跨國糧食公司、全球小農、及糧食安全
(模組三)菜園設計與討論
week 9 (模組二)影片欣賞與討論-「古巴如何渡過石油高峰期—社區的力量」
全球的石油產量在達到高峰後,將逐漸減產,然而人類對石油的需求將持續提高,亦即,我們將進入一個「後石油高峰期」(Post Peak Oil)時代。然而90年代的古巴因蘇聯崩解,而經歷一個人為的後石油高峰期。看他們如何從危機中,透過樸門的實踐,走出一條永續之路
week 10 期中報告
week 11 實際操作2
week 12 (模組二) 全球水資源危機
水文循環、氣候變遷影響、都會化衝擊、森林砍伐、大型水庫開發等影響因素
(模組一) 雨水利用設計
斗升小民也可以參與水資源保育
week 13 (模組一)中水回收設計 與廚餘堆肥製作技巧
如果洗好澡花園就澆灌好哪不是很方便嗎!
如何化腐朽為神奇,實踐社區物質循環,製做不臭又好用的廚餘堆肥:「好氧式堆肥」、「厭氧式堆肥」及「蚯蚓堆肥」三大類。
week 14 (模組二)全球能源議題面面觀 (外聘老師)
迎接後石油高峰時代,我們應如何準備
(模組一)適切科技:太陽能鍋DIY
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森林的砍伐是為了煮飯,然而,適當使用太陽就可以把飯煮熟了…
week 15 (模組二)探討經濟全球化下的食品世界—
影片「美食的代價」欣賞與討論
(模組一)在地種子採集與保存
一粒種子就是一個希望,當農夫不再採種保種,而依賴種子公司的種子,不只減少基因多樣性、增加對化學農葯、肥料、除草劑的依賴、更重要的事,我們不再掌握希望
week 17 (模組二) 建築物與環境衝擊
認識建築物生命週期分析(Life Cycle Analysis)
(模組一) 由生活出發的綠建築設計
先人智慧:全球氣候型態之風土建築回顧與歸納分析、基本熱學原理、被動式太陽能集熱設計法、被動式太陽能散熱設計法、台灣綠建築指標簡介
week 18 期末報告與分享
|
評量方式 |
讀書心得口頭與書面報告(20%)
設計成果報告與展示(20%)
實作收穫成果評量(40%,老師及其它同學評分各佔一半)
上課出席及表現(20%)
|
講義位址 |
http://moodle.tcu.edu.tw/course/view.php?id=542
|
與系所教育目標、學生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之關連 |
可培養學生社會與地球公民的責任、利他的人文精神、團隊合作的精神之基本素養;並培養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、審美與創造之能力
|